破位式洗盤的流行,和散戶的水平壓根沒關系。
由於量化資金的介入,導致原本的是交易模型出現瞭變化,主力資金不僅想要收割散戶,還要收割這部分交易機器,就必須打穿底線,才能收割。
說難聽點,就是不僅要割韭菜,還要割青菜、白菜、娃娃菜。
原本主力把價格打壓到支撐線附近,恐慌盤割肉差不多,就會開始拉升。
現如今大量的買盤堆積在支撐線上,一些量化資金更是一到支撐線就自動買入。
這等於是把好不容易割來的韭菜,送到瞭別人的嘴裡。
所以,一部分主力資金會采取破位式洗盤法,把股價打壓到支撐線之下,形成破位的信號,騙過交易模型,拿到恐慌籌碼。
甚至一些量化模型背後,會在破位的時候進行拋售,籌碼也可以一並收入囊中。
破位式洗盤,對於主力的資金要求很高,因為一旦破位就會面臨人氣渙散,大量籌碼湧出,必須有很強的承接能力,然後再把股價拉升上去。
一般來說,隻有那些擁有絕對控制力的大資金,才敢采取這種破位式的方式進行洗盤。
一些控盤率不高的資金,是絕不敢貿然挑戰破位式洗盤的,有可能自己的籌碼都會被量化資金給搶奪。
破位式洗盤並不是散戶變得更聰明瞭,而是利用情緒收割的方式,遭遇瞭極大的挑戰,隻能連同交易模型一並給收割瞭。
散戶對於所謂的支撐線、趨勢線等,原本就存在認知偏差,僅有一小部分是精學技術的,大部分都是學個皮毛,一知半解之下,就更看不懂各種洗盤瞭。
很多股民不瞭解破位,也不懂破位到底是什麼位置,那就沒法理解什麼叫做不破不立瞭。
有一些股民每逢大跌就認為是破位瞭,結果僅僅是一次洗盤,股價在下跌後又繼續出現瞭上漲。
還有一部分股民對破位有淺顯的研究,但結果是一知半解,虧得更慘。
通常情況下,上升通道中,通道線是支撐位,破位指的是通道線;震蕩行情中,最低價的平行線是支撐位,破位指的是破箱體的最低位;至於下跌行情裡,就沒有任何的支撐位置可言。
但這些都不是本質,本質上在所謂的支撐位,主力要真金白銀的買入股票,去維穩股價。
所以,從資金角度來看,所謂的破不破位,其實並不是某一個價格,而是某種意圖,某種資金帶來的共振。
就比如,股價出現破位,會導致大量的恐慌盤拋售,這時候的核心,是資金到底是出貨,還是洗盤。
如果是出貨那是應該維穩,給自己更長的時間去跑路,還是應該破位,直接套牢部分籌碼。
如果是洗盤那是應該維穩,在支撐位拿籌碼,還是應該破位,繼續嚇唬恐慌盤。
所有的最終結果,都取決於大資金的現狀和目的,並不取決於所謂的支撐位,而支撐位之所以有效,是因為大部分資金會在支撐位上做決策而已。
所謂的不破不立,在股市中,指的是大資金無法通過普通洗盤去拿到籌碼,從而進行瞭破位式的打壓,逼迫恐慌盤和技術盤交出籌碼。
破位洗盤有兩個明顯的特征。
1、破位後股價迅速企穩。
破位洗盤的目的,是打擊在支撐位防線上駐守的資金。
通過股價的破防,讓資金出現多殺多的局面,從而漁翁得利。
所以,在股價破位之後,會出現一個慣性向下俯沖,然後就會快速企穩,出現小平臺,開始反攻。
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明顯的在破位後新平臺吸籌的過程。
由於主力資金破位後不再砸盤,所以股價不會下探太深。
2、破位後成交量溫和縮小。
溫和縮小的概念,指的是慢慢縮小。
破位需要砸盤,勢必引發一定的恐慌,出現放量。
而股價進一步下挫的過程中,隨著恐慌盤越來越少,股價開始企穩,量能一定會萎縮。
所以,絕大多數破位式洗盤的量能,都是先放量後縮量,隨著股價上漲再放量。
股市中的不破不立情況其實並不多,因為絕大多數主力資金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,不一定有能力在破位後大量入場重拾升勢,所以盡量還是會跟著支撐線走趨勢行情。
相比均線,籌碼分佈真的是一個好東西。
它可以通過量價關系來分析股價所處的位置和平均成本的關系。
但有一點必須切記。
所謂籌碼密集區,其實是跟風資金的籌碼密集區,並非主力資金的成本密集區。
主力資金在建倉的時候,量能不會太大,所以在籌碼分佈圖上,是表現不出來的。
而成交量密集,籌碼密集的區域,其實是上漲途中跟風資金入場的密集區,也就是非主力成本區。
這個區域一旦突破,代表跟風資金獲利,一旦跌穿,代表跟風資金被套。
要知道資金的邏輯是越賺錢,跟風資金就越多,一旦被套,就會引發不同程度的恐慌。
所以,籌碼分佈決定瞭整個市場的拋壓情況,也真正地決定瞭股價是否出現破位。
一般來說,籌碼出現70%以上被套,就可以斷定是出現瞭破位,並不一定要90%那麼多。
因為,超過50%的籌碼被套,意味著資金再往上拉升需要面對50%的拋壓盤湧出,難度已經很高,而70%的拋壓下,資金幾乎不會再願意去拉升。
之前提到瞭,隻有資金體量特別龐大的主力資金,才敢做破位式洗盤,普通資金一旦破位,就再不會拉起來,因為實力不夠。
籌碼分佈不僅對破位的判斷比起均線等更精準,同時還更容易揣摩主力資金的意圖。
關於籌碼分佈,同樣要記住兩點。
1、隻有把價格控制在籌碼分佈的平均價格上,主力拉升才能輕松。
很多人對於賺錢效應的理解並不深刻,主力吸籌在底部是悄無聲息,但是拉升卻大動幹戈。
其實拉升一方面是為瞭賺錢出貨,另一方面就是為瞭吸引資金跟風。
之前已經提到跟風資金的成本就是平均籌碼價格,隻有讓跟風資金賺錢,主力才有可能全身而退。
而不斷的拉升才能帶來跟風盤,一旦被套的籌碼多瞭,跟風盤自然就不敢入場瞭。
畢竟,人的天性就是追漲殺跌。
2、主力可以打壓價格洗盤,但一定會快速收復籌碼分佈的平均價格。
主力可以洗盤,甚至可以做出破位的舉動,但一定要盡快收復。
被套的籌碼時間越久,拋售的壓力就會越大,因為耐心不足。
平時買賣股票就會發現這種現象,被套時間久,一旦解套就想拋售。
如果是洗盤散戶,絕對沒有問題,但是破位後,容易引發其他資金共振,這部分資金的拋壓就會特別大瞭。
所以,要麼就是一路下殺,如果是破位的洗盤,一定會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收復失地。
籌碼分佈本身,是最有效洞悉阻力和支撐的指標,隻可惜很多人把籌碼分佈拿去當作主力資金的成本指標,實在是錯的有些離譜瞭。
最後一個問題,很多人常問,這到底是洗盤,還是出貨瞭。
出現這種破位的情況,要不要殺跌,還是等等再看看。
其實,洗盤還是出貨,主要差別就在於這隻股票是否還具備上漲邏輯,能否吸引資金關註,並且拉升股價。
有時候沒必要一直執著地認為,是同一個資金在操縱股價,有可能就是不同資金的進出換手,帶來的股價上漲。
當你覺得是最佳的賣點,別人沒準還認為是一個不錯的買點。
散戶根本沒法通過資金的動向,去準確判斷洗盤問題,但可以通過上漲邏輯的成立性,去判斷是否會繼續上漲。
所謂的破位式洗盤,就是洗掉技術派,保留價值派的一種方式,因為絲毫不影響上漲邏輯。
上漲邏輯是吸引資金入場的最根本因素。
那麼下跌的時候,上漲邏輯還是要看三點,也就是最基本的好行業,好企業,好估值。
1、行業問題。
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,有沒有發生比較大的變化,比如一些政策消息等。
如果沒有,那麼行業增速的水平是否有變化,是否會出現飽和。
如果還沒有,那麼說明行業瓶頸還沒有到來,沒有問題。
2、企業問題。
行業沒問題,企業也會遇到一些競爭,影響上漲邏輯。
比如企業的訂單少瞭,營收下滑,企業的效率低瞭,成本上升。
包括原材料,上下遊,壓縮瞭企業的利潤等等。
還有一些是企業的研發投入產出比較低,陷入瓶頸。
這些都會影響企業,導致上漲邏輯出現變化,一定要時刻關註。
這些消息可能會滯後,但早早晚晚都會曝光的。
3、估值問題。
最後就是估值問題瞭,說白瞭好的股票,一定要有好的估值。
如果估值太高,那麼股價出現大的洗盤也是很正常的,因為透支得太過分瞭。
股票的價格超出瞭合理的價格,自然也就吸引不到資金跟風瞭,尤其是那些理性的資金。
這個時候,上漲邏輯也會發生變化,直到股價跌到位,或者是利潤上瞭新臺階。
上漲邏輯才是股票的本質,之前提到的資金邏輯,籌碼分佈等,都是以上漲邏輯為依托的。
作為散戶,所謂的技術提高,並不單單是指盤感增加,對於買入賣出點把握能力更好。
而是散戶需要通過不斷的交易和實踐,逐步地讓自己的投資邏輯明確。
當投資邏輯匹配上漲邏輯,那麼買對股票賺到錢的概率,自然也就大大提升瞭。
至於破位洗盤這件事,其實見仁見智,技術派喜歡討論,但價值派根本不在意。
在價值投資者的眼中,是不存在股價破位一說的,隻有越跌越值錢。
過度迷信技術,其實不是一件好事,因為技術本身講究的也是概率,而不是技術解釋一切。
不是散戶的水平提高瞭,是很多散戶學習不全面,主力資金正是利用這些散戶所學的皮毛來賺錢。
比如支撐位,很多人要麼學均線,要麼學軌道要麼學箱體,要麼隻看小時線,要麼隻看日線,要麼隻看價格點位。
這就造成瞭很多散戶覺得是破位洗盤,其實隻是你所學的那部分破位,而不是真正的破位。
而覺得破位你就賣出,之後回踩真正的支撐拉起成功的出局,也成功的虧損。
一,舉幾個簡單的例子。
1,長期箱體震蕩,對於學過箱體的一眼就能找到支撐壓力的大概位置。而每學過的,比如“擅長”均線支撐的,用均線手法操作,會出現怎樣的情況?
均線剛走好,給買點,這個時候恰恰打到箱體上部,沒兩天就調整,買在瞭高位,等中期破位均線賣出,這個時候恰恰打到箱體下軌又會拉起來。
一個長期的區間震蕩就能讓很多散戶損失巨大。
2,比如通道優勢,簡單的幾根線就能找到運行的幾條通道,而很多人隻會找一條,或者單純的運用均線來看待。
而上行通道運行,典型的特點是股價在均線不停上下,股價爬升,股價上漲,很多人還是追漲殺跌。
而通道走勢很多人又融資做成箱體,本來突破瞭,卻認為沒有突破,本來破位瞭卻認為沒破位,錯過瞭賺錢的機會,也錯過瞭止損的機會。
本來沒破位又認為破位瞭,白白浪費瞭時間和機會。
3,明明用最簡單的一條5日線就能解決持股還是賣出的問題,很多人非得用很多無關緊要的方法,而且方法也不夠實用。
明明就是超強勢行情,後續拉升空間很大,非得去幻想所學的一條條壓力做高拋低吸,最後籌碼丟瞭200%變20%冤不冤?
4,形態破位指標沒有破位,或者指標破位形態沒破位。
很多人要麼看指標要麼看形態,其實這樣肯定是不行的,比如頂背離的回調,指標是背離瞭,量價也背離瞭。
但是背離是可以打破的,強勢行情出現3次頂部背離也是常見的現象,而前面的頂部背離之後的回調,其實是買入的機會,而很多人這個時候賣出,吃瞭魚嘴,大部分魚頭魚身都沒有吃到。
頂部背離是有風險,但股市就是一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地方,你覺得風險對於少部分人是機會,你覺得是機會對於少部分人來看又是風險,所以隻有少部分人賺錢,也因為風險危機的判斷能力。
5,比如日線的確破位瞭,甚至跌破20日線,30日線瞭,形態趨勢都不好,這個時候很多人會選擇賣出。
但如果翻開周線或者學校,剛好打到5周線,10周線或者20周線強支撐,或者月線強支撐,後續會出現周線或者月線價格的反抽,這個時候賣出不是送錢嗎?
明明就是中線機會,反倒做出瞭賣出操作,而緊接著的反抽30%+,日線心態肯定又走好瞭,再追進去又到反彈高位,後續殺跌,又一次入套。
自己對比自己破位賣出的股票有沒有這樣的情況?
所以股票破位賣出,拉起來是常有的事情,一方面是你覺得破位,另一方面是你認為破位。都是自以為是的操作。
二,破位到底應該怎樣去準確的解讀?
1,找股票,每隻股票操盤喜歡不同,用的支撐位也不同,每個人所學不同那麼就找適合自己所學反面適用的股票。
學的均線就找均線合適的,學的箱體就做箱體震蕩,學的通道就做通道,學的技術指標就找適合這個指標的股票。
而不是隨便買瞭,買瞭鞋子不合適肯定穿著不舒服。股票也一樣,別人不用你學的方法操盤那麼你大部分時間是虧損。
2,周期看長一點。
找到適合自己方法的股票還是出現破位再拉起的情況,調到周線月線看一看,周線的下跌空間還有多大,月線有沒有下跌空間。
如果都有下跌空間指標也走壞,可以止損,打到支撐再買入也是可以的。
如果下跌空間一般,出一半,支撐位買回來,就算極端情況拉起來也有貨,趨勢走好再入。
如果沒有下跌空間,中長線不破位當然不賣。短線破位也就影響不大瞭。
3,要明白主力資金不會真正去隨意破位。
隻要股票沒有經過長期大幅上漲,短期大幅上漲,主力真正的破位會出現兩個結果,第一個,丟籌碼,主力資金不是一個人的,便宜瞭你賣出就算換手也會出現買不到的情況,或者壓不住。第二個,誘發踩踏,尤其是上漲過大的,如果真的破位,很容易誘發多殺多的踩踏,再想做起來有人接盤就很難瞭。
所以一般行情很少出現破位洗盤,你看到的破位也就是自己的猜想。是因為買的股票不適合自己的方法,或者自己看得不全面。
很多股票就喜歡破20日線,破30日線起來你用均線支撐邏輯不就是找不愉快麼?
假破位當然是讓散戶認為破位去賣出,而經常出現這樣破位割肉又拉起來的情況,真的要去總結一下,自己是否選股有問題,自己的方法是否有缺陷,自己的學習是否太片面,再去想想自己到底應該怎樣去操作。
破位不可怕,可怕的是沒有破位,你偏偏覺得破位瞭,明明破位瞭下跌空間不小,你還覺得沒有破位。
不是技術面不能用,技術面可以作為參考增加成功率,但一旦方法用錯瞭其實虧損很大。
股票不用多一兩隻一輩子做好就夠瞭,方法不用多,恰到好處的學習一些就行瞭。
真不是大部分散戶水平高瞭主力要破位洗盤,而是根本就沒有破位,隻是你覺得的破位就是這麼簡單。
每天問答不見不散有股票,基金,存款,資產配置問題的下面留言,股票看支撐,壓力,趨勢,基本面,技術面,長線,中線,短線是否安全等問題,我會一一回答。我沒回復多問一次。
看完記得點贊,轉發,分享,收藏讓我記住你,嘿嘿。
是的,現在的股票不管是績優股,白馬股,還是垃圾股,有好多是破位下跌的趨勢。
這並不是散戶的炒股水平提高瞭,而是主力資金,金融大鱷,機構投資者變得更加狡猾,割韭菜手法比以前更狠,更沒人性瞭,有點連根拔起的節奏。